法律法规

心若改变,则态度改变;态度改变,则习惯改变;习惯改变,则人生改变

法律法规

全国爱耳日 共同关注丨科学康训,助力听障儿童重建听力,回归有声世界

2024-03-01 10:53| 发布者: | 查看: |

听障儿童在植入人工耳蜗或佩戴助听器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儿童理解声音、正确发音,提高听觉和言语功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听力康复训练都包括什么内容吧!

一、   听力干预

听力干预是实施听障儿童康复的首要步骤,是听障儿童康复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听力干预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使听障儿童清晰、完整地听到言语和其它声音信号。听力干预由听力师承担。内容包括:运用主客观方法,开展听力评估;制定听力解决方案,选择助听设备;调试助听设备,确保听障儿童助听效果达到优化;开展咨询、培训,指导父母和康复教师掌握助听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声学环境的改造方法,做好听能管理等。

二、   听觉言语训练

听觉言语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听觉、言语、语言及相关功能的评估、训练,建立听障儿童自主运用听觉和有声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与能力。听觉言语训练依据儿童的听觉、言语和语言发展规律,采用结构化教学方法实施。听觉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察知、分辨、识别、理解以及聆听习惯、技巧的培养。言语训练的内容包括语音发展的强化和全面语言能力的培养。言语训练须利用听障儿童的听觉,在有意义的交流中进行。在康复机构内,听觉言语训练主要以个别化教学的形式实施,由康复教师或听觉口语师承担。

三、   言语矫治

言语矫治是针对言语障碍实施的评估、诊断、治疗和功能训练活动。言语矫治的目的在于克服听障儿童在呼吸、发音、构音、共鸣等言语环节上存在的异常或缺陷,确保言语清晰、准确、流畅。听障儿童大多不存在器质性的言语障碍,言语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听力干预效果不理想,缺乏足够的听觉反馈对言语动作进行精确控制,或是由于干预时间晚,言语器官功能未充分发育,动作不灵活、不协调。对于听力干预效果不理想、干预时间过晚或伴有器质性言语障碍的听障儿童,实施言语矫治仍十分必要。正规的言语矫治工作需要专业言语矫治师承担。在实际工作中,康复教师也可把部分言语矫治技巧运用于言语训练中。

四、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保育和教育工作的结合,目的在于通过体、智、德、美全方位教育,促进听障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帮助其成为未来学习和社会生活的成功参与者。学前教育在机构内主要由学前教师承担,工作内容包括:听障儿童一日生活的组织、安排;教学环境的创设、维护;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等。

五、   评估

听障儿童康复评估是贯穿于孩子康复过程的一件重要工作,是康复管理系统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家庭康复模式、还是机构模式,都离不开听障儿童康复评估,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评估、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及时修正康复策略减少走弯路错路。在听障儿童康复过程中我们运用的评估手段主要有:希内学习能力评估、格雷费斯儿童精神发育检查报告评估、家长问卷(0 岁~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MAIS听觉整合问卷)、家长访谈、听觉能力评估、言语能力评估。

六、   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康复机构为培训家长所采取的一种形式,不仅要帮助家长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建立正确的康复教育理念,了解听力语言训练的基本知识,掌握初步的家庭训练方法;而且应对听障儿童进行定期训练和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关键在于帮助听障儿童家庭建立一种家长与孩子之间畅通的渠道,使得家庭康复教育能够顺利进行;为在家庭开展训练奠定基础。

培训内容包括:听障儿童医学、教育康复基础知识,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技巧,家长心理教育,幼儿德、智、体、美教育知识等。

法律法规Content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河北 唐山 龙泽南路51号 就业服务热线:0315-2823094
信访服务热线:0315-2827465
邮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