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残疾的三级预防,旨在帮助人们保护和维持良好的听力健康。 一级预防:耳聋基因筛查 主要指在孕妇孕前或孕早期针对病因,通过耳聋高危人群基因筛查与诊断、遗传咨询和青年聋人婚育指导等手段,从根本上阻断遗传性聋的垂直传递,保证下一代的听力健康,降低先天性聋患儿的发生率。另外还应对药物易感基因进行筛查,避免孕妇后期因使用药物而对听力产生损害。 二级预防:产前诊断 指在怀孕中期,通过产前诊断的手段来预防,即通过绒毛或者羊水穿刺来检测胎儿的基因状态,检查胎儿是否携带基因突变,通过这种方法来预测此次孕育是否存在耳聋风险。一方面可以早期发现遗传性聋并及时干预,有效防止耳聋患儿的出生或出生后言语发育障碍;另一方面可以预警药物性聋,从而使宝宝出生后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以预防听力损失的发生。 如果夫妻双方是同一隐性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或者夫妻中一方或者双方都是显性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则建议进行产前诊断:即通过绒毛和/或羊水穿刺来检测胎儿的基因型,以此预测胎儿的耳聋风险。 三级预防: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筛查 即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手段对刚出生的宝宝进行听力筛查,做到出生后预警,再通过基因筛查来捕捉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因为听力筛查通过被遗漏的患有遗传性聋的新生儿。 通过实施听力残疾的三级预防,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减轻听力损失对个人的影响,提高全社会的听力健康水平。 对于已经发生的残疾,残联也有着相应救助项目。我市已经基本实现了残疾儿童助听器免费适配,包含免费的助听器和适配费补助。 对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我市也有相应的救助项目,项目内容包括一侧免费的人工耳蜗产品,手术住院费补助以及术后免费康复训练。2021年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被确定为河北省人工耳蜗救助项目术前医学评估机构和手术服务机构。唐山康复教育中心被认定为术前康复评估筛查机构。目前已形成了术前筛查—实施手术—术后康训市域内一体化服务闭环,可为10月龄-17周岁儿童提供优质便捷的康复服务。截至2023年底,已经有20名儿童在本市享受了全流程救助。 听障儿童在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家长朋友可以通过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或者残疾人服务APP线上向户籍(居住证)所在县区残联申请辅助器具、人工耳蜗手术、康复训练等康复服务,也可以联系当地残联帮助申请。
|